显示织物来了!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可机洗上百次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实现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了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规律,实现了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

原标题:复旦团队自主研发显示织物: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可机洗上百次

你有设想过“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吗?融器件功能、纺织方法、织物形态于一体,在我们穿的衣服上浏览资讯、收发讯息、事件备忘……这是研究者近年来着力探寻的方向。

如何将显示功能有效集成到电子织物中,同时确保织物的柔软、透气导湿、适应复杂形变等特性?这是智能电子织物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实现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了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规律,实现了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

北京时间3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大面积显示织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统》(“Large-area display textiles integrated with functional system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审稿人评价其“创造了重要而有价值的新知识”。彭慧胜、陈培宁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施翔、硕士研究生左勇以及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翟鹏为第一作者。

发光纤维直径不足半毫米,类似纱线

各色发光纤维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图

各色发光纤维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张慧图

彭慧胜拿起缠绕于纺锤上的发光纤维介绍说,这些直径不足半毫米的纤维材料,颜色各异,乍一看与生活中的寻常纱线类似。而当给它们通上电,就显示出了独特一面——会发明亮的光。

织物显示求索之路并非坦途。近十多年来,彭慧胜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智能高分子纤维与织物研发。突破传统,实现织物“变色-发光-显示”的求索之路。

本文版权归伊人生活网,发布者:伊小二,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e566.com/49552.s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1-03-11 09:07
下一篇 2021-03-11 09: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